奉辞伐罪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奉严正之辞而讨有罪。
出处《书·大禹谟》;“肆予以尔众士,奉辞伐罪。”伐,一本作“罚”。
例子我今奉辞伐罪,拯溺苏枯。宋·岳飞《奉诏移伪齐檄》
基础信息
拼音fèng cí fá zuì
注音ㄈㄥˋ ㄘˊ ㄈㄚˊ ㄗㄨㄟˋ
繁体奉辭伐辠
感情奉辞伐罪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指讨伐有罪的人。
近义词奉辞罚罪
英语send an expedition to punish a guilty party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乐道安命(意思解释)
- 喜笑颜开(意思解释)
- 乘风破浪(意思解释)
- 金屋藏娇(意思解释)
- 聋者之歌(意思解释)
- 空穴来风(意思解释)
- 满山遍野(意思解释)
- 用心良苦(意思解释)
- 敏而好学(意思解释)
- 谦受益,满招损(意思解释)
- 以身试法(意思解释)
- 饿虎吞羊(意思解释)
- 闭关自守(意思解释)
- 巧上加巧(意思解释)
- 团团转(意思解释)
- 发号施令(意思解释)
- 水中捞月(意思解释)
- 狭路相逢(意思解释)
- 不能自拔(意思解释)
- 欺善怕恶(意思解释)
- 饭囊酒瓮(意思解释)
- 令人满意(意思解释)
- 兵微将寡(意思解释)
- 牛刀小试(意思解释)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释)
- 学而优则仕(意思解释)
- 牵肠挂肚(意思解释)
- 显亲扬名(意思解释)
- 败德辱行(意思解释)
- 纵横四海(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 将:将领;受:接受。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 | 
| 炒鱿鱼 | 因鱿鱼一炒就卷起来,比喻卷铺盖。指解雇。 | 
| 食不充口 | 见“食不餬口”。 | 
| 斗方名士 | 斗方: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名士”。旧指冒充风雅的人。 | 
| 色飞眉舞 | 色:脸色,表情。形容人非常得意兴奋的样子。 | 
| 一塌糊涂 |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 | 
| 举重若轻 | 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 | 
| 照葫芦画瓢 |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 
| 天之骄子 | 骄子:宠儿。老天爷的宠儿。汉朝人因匈奴极为强盛而称之为“天之骄子”;意即匈奴为天所骄宠。现指条件极其优越;特别幸运的人。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贡献的人。 | 
| 广阔天地 | 指可以发挥作用做出成就的广大领域 | 
| 慌里慌张 |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 | 
| 目不转睛 |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 
| 贫贱不能移 | 不会因生活贫困,地位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 
| 止于至善 |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 
| 大失所望 |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 
| 飞檐走壁 |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 
| 燕雀安知鸿鹄志 | 鸿鹄:天鹅。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 | 
| 吴头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 
| 举直错枉 |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 分工合作 |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 
| 通今达古 | 同“通今博古”。 |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 聪明反被聪明误 |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 
| 散带衡门 |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 
| 顾景惭形 |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 
| 会少离多 | 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 
| 性命攸关 | 攸:所。形容事关重大,非常紧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