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两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
出处《晋书 阮种传》:“若人有所患苦者,有宜损益,使公私两济者,委曲陈之。”
基础信息
拼音gōng sī liǎng jì
注音ㄍㄨㄥ ㄙ ㄌ一ㄤˇ ㄐ一ˋ
繁体公私兩濟
感情公私两济是中性词。
用法主谓式;作宾语;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
近义词公私兼顾
反义词假公济私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短褐不全(意思解释)
- 期颐之寿(意思解释)
- 贫贱不移(意思解释)
- 门当户对(意思解释)
- 丑声远播(意思解释)
- 直截了当(意思解释)
- 名重一时(意思解释)
- 不得而知(意思解释)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释)
- 反面无情(意思解释)
- 敲诈勒索(意思解释)
- 一鼻子灰(意思解释)
- 钻木取火(意思解释)
- 室迩人遥(意思解释)
- 平心而论(意思解释)
- 龙驭上宾(意思解释)
- 香火姻缘(意思解释)
- 刻不容缓(意思解释)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释)
- 立竿见影(意思解释)
- 形影相随(意思解释)
- 苦口婆心(意思解释)
- 满面春风(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意思解释)
- 别有用心(意思解释)
- 为虎作伥(意思解释)
- 光怪陆离(意思解释)
- 他山之石(意思解释)
- 横拖倒扯(意思解释)
- 扯旗放炮(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叶知秋 | 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临。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可以预料出事物的发展趋向。 |
积不相能 | 积:积久而成的;能:亲善。指一向不和睦。 |
迷而不反 |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
人才济济 | 人才: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济济:众多样子。 |
人面兽心 |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却像兽类。形容品德极坏。 |
长夜之饮 | 指通宵宴饮。 |
掉以轻心 | 掉:原意为摇摆;现只表示一种动作;无实义;轻心:漫不经心。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不认真当回事。 |
头面人物 |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
夷为平地 | 夷:拉平,铲平。铲平使成一块平地。 |
风和日丽 | 和:柔合;温和。轻风柔和;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和。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
举直错枉 |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凤协鸾和 |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
避俗趋新 |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
惹是生非 |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争事端。 |
势在必行 |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
西学东渐 | 渐:流入。西方的各种学说向东方流传。 |
倒悬之急 | 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 |
踵趾相接 | 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 |
翼翼飞鸾 | 指飞翔的样子。 |
变态百出 | 形容事物形态变化之多。 |
泪眼愁眉 | 带泪的眼,发愁的眉。形容极为痛苦哀伤的样子。 |
朽木死灰 | 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 |
条入叶贯 | 比喻深入精微,融会贯通。 |
骈拇枝指 | 骈母:脚上的拇指与第二趾合成一趾;枝指:手上大拇指帝多生一指。比喻多余的、无用的东西。 |
红尘客梦 | 红尘:佛家指人世间。比喻尘世虚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