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衣而卧的成语故事


和衣而卧

拼音hé yī ér wò

基本解释和:连着;卧:躺下。穿着衣服躺下睡觉。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老程师爷是喝得当面退席,和衣而卧。”


暂未找到成语和衣而卧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和衣而卧)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声东击西 唐 杜佑《通典 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骄生惯养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物志 江苏 吴县之奇俗》:“富贵家之小孩,骄生惯养,大半身体柔弱,时膺疾病。”
黄台之瓜 《新唐书·承天皇帝倓传》:“贤终日忧惕,每侍上,不敢有言,乃作乐章,使工歌之。其言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云可,四摘抱蔓归。’”
自强不息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倒悬之危 《孟子 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
语重心长 清 洛日生《海国英雄记 回唐》:“叹别离苦况,转忘了母亲的语重心长。”
衣锦还乡 《南史 刘之遴传》:“武帝谓曰:‘卿母年德并高,故会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
扶摇直上 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形影相吊 三国 魏 曹植《上责躬诗表》:“形影相吊,五情愧赧。”
不置可否 宋 汪藻《浮溪集》:“惟恐失人主之意,于政事无所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