僭赏滥刑的成语故事


僭赏滥刑

拼音jiàn shǎng làn xíng

基本解释赏的不是有功的人,罚的不是有罪的人。泛指赏罚不当。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


暂未找到成语僭赏滥刑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僭赏滥刑)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乌合之众 管仲《管子》:“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
压岁钱 清·曹雪芹《红楼梦》:“两府男妇小厮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礼毕,散押岁钱、荷包、金银锞,摆上合欢宴来。”
算无遗策 《晋书 桓玄传》:“自谓经略指授,算无遗策。”
拂袖而去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2卷:“师云:‘侍者收取。’明拂袖而去。”
拉大旗作虎皮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首先应该扫荡的,倒是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
促膝谈心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大郎置酒相待,促膝谈心,甚是款洽。”
大失所望 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记》:“秦人大失望。”
黑不溜秋 梁实秋《喝茶》:“普洱茶,漆黑一团,据说也有绿色者,泡烹出来黑不溜秋,粤人喜之。”
粗服乱头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