舐糠及米的成语故事


舐糠及米

拼音shì kāng jí mǐ

基本解释舐:用舌头舔东西。舔米外的糠,一直舔到里面的米。比喻占据的地方再夺取政权。也比喻由表及里,逐步进逼。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吴王濞列传》:“里语有之,‘舐糠及米。’”


舐糠及米的典故

西汉时期,各诸侯国不听中央的号令,各自为政,御史大夫晁错建议汉景帝削减各诸侯国的领地,把权力收归中央。实力最大的吴王刘濞野心勃勃地对其他诸侯国王说削减领地就像舐糠及米一样,号召其他六国起来反抗,历史上称七国之乱。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舐糠及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元·许名奎《忍经》:“尧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百川归海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氾论训》:“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
色飞眉舞 清·杨复吉《梦阑琐笔·蔡涛》:“蔡曰:‘步月山坞,忽闻清音,令人色飞眉舞。’”
旧地重游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广州,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我是住过三个多月的,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旧地重游了。”
户限为穿 唐 李绰《尚书故实》:“(智永禅师)积年学书,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头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
遗形藏志 汉·严遵《道德指归论·上德不德》:“遗形藏志,与道相得。”
风流才子 唐 元稹《莺莺传》:“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消初。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
流离颠沛 宋 洪迈《容斋续笔 杜老不忘君》:“前辈谓杜少陵当流离颠沛之际,一饭未尝忘君。”
抛砖引玉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时有一僧便出,礼拜,师曰:‘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通都大邑 唐 韩愈《守戒》:“今之通都大邑,介于屈强之间,而不知为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