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言不听的成语故事


款言不听

拼音kuǎn yán bù tīng

基本解释款:通“窾”,空。对于不真实的话不要听信。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其实中其声者谓之端,实不中其声者谓之款;款言不听,奸乃不生。”


暂未找到成语款言不听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款言不听)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轮扁斫轮 《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
众多非一 汉 王充《论衡 别通》:“孔子道美,故譬以宗庙,众多非一,故喻以百官。”
目光短浅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一章:“这位精明的庄稼人思前想后,竟得出了一个目光短浅的结论。”
裾马襟牛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胸有成竹 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谢扶民《壮族人民优秀的儿子韦拔群》:“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于是双方的随员就对打起来了。”
蝶粉蜂黄 唐·李商隐《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何处拂胸资蝶粉,几时涂额藉蜂黄。”
大失所望 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记》:“秦人大失望。”
因噎废食 汉 刘向《说苑》:“一噎之故,绝谷不食。”
倒冠落佩 唐·杜牧《晚晴赋》:“倒冠落佩兮与世阔疏,敖敖兮真徇其愚而隐居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