揎拳捋袖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揎:卷起袖子;捋:拉起。伸出拳头,拉起袖子。形容怒气冲冲准备动武的样子。
出处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二折:“欺良压善没分晓,揎拳捋袖行凶暴。”
例子张贤亮《习惯死亡》第三部:“我既不敢像老祖宗那样一发怒就揎拳捋袖也失去了那位叔祖爷的潇洒。”
基础信息
拼音xuān quán luō xiù
注音ㄒㄨㄢ ㄑㄨㄢˊ ㄌㄨㄛ ㄒ一ㄡˋ
感情揎拳捋袖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状语、定语;指发怒的样子。
近义词揎拳掳袖
英语intend to come to blows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因材施教(意思解释)
- 死要面子(意思解释)
- 绰有余裕(意思解释)
- 如臂使指(意思解释)
- 庖丁解牛(意思解释)
- 语不惊人(意思解释)
- 纷乱如麻(意思解释)
- 自命不凡(意思解释)
- 形影相吊(意思解释)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粗服乱头(意思解释)
- 作壁上观(意思解释)
- 风急浪高(意思解释)
- 众建贤才(意思解释)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释)
- 倒裳索领(意思解释)
- 珍楼宝屋(意思解释)
- 通今达古(意思解释)
- 饥不择食(意思解释)
- 散言碎语(意思解释)
- 通时合变(意思解释)
- 爱毛反裘(意思解释)
- 驾轻就熟(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意思解释)
- 暴露无遗(意思解释)
- 望尘靡及(意思解释)
- 临危授命(意思解释)
- 面授机宜(意思解释)
- 争分夺秒(意思解释)
- 挥戈反日(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焦头烂额 | 头部和额部被烧焦、灼烂。比喻受到严重打击而惨败。也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非常狼狈窘迫。 |
用心竭力 | 用尽心计和力量。 |
起兵动众 | 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心里有鬼 |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计划。 |
直截了当 | 了当:干脆;爽快。干脆爽快;不绕弯子。 |
斗唇合舌 | 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
主忧臣劳 | 忧:忧患。君主有了忧患,臣下就要为他效力。 |
鬼瞰其室 | 谓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将祸害其满盈之志。 |
推三阻四 | 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
一干二净 | 形容非常干净;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 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 |
团团转 | 回环旋转,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 |
有目共睹 | 睹:看见。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形容极其明显。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 |
流里流气 |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
错落有致 | 致:别致;有情趣;错落:参差交错;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超然物外 |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认贼作父 |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惴惴不安 |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
半新不旧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走过场 |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却不实干。 |
临危授命 |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
亡魂失魄 |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