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流漱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旧时指隐居生活。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例子枕流漱石君家事,思与参军仔细论。(清 严复《次韵答孙生》)
基础信息
拼音zhěn liú shù shí
注音ㄓㄣˇ ㄌ一ㄡˊ ㄕㄨˋ ㄕˊ
繁体枕流潄石
感情枕流漱石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隐居生活。
近义词枕山栖谷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齿牙为祸(意思解释)
- 星霜屡移(意思解释)
- 催人泪下(意思解释)
- 支支吾吾(意思解释)
- 讴功颂德(意思解释)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香草美人(意思解释)
- 结党营私(意思解释)
- 晓以大义(意思解释)
- 胸有成竹(意思解释)
- 野没遗贤(意思解释)
- 废书而叹(意思解释)
- 化鸱为凤(意思解释)
- 性急口快(意思解释)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解释)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释)
- 有目共睹(意思解释)
- 断香零玉(意思解释)
- 摧身碎首(意思解释)
- 打情卖笑(意思解释)
- 汗马功劳(意思解释)
- 从天而降(意思解释)
- 乐以忘忧(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福善祸淫(意思解释)
- 为虎作伥(意思解释)
- 穷愁潦倒(意思解释)
- 空手套白狼(意思解释)
- 走过场(意思解释)
- 家常便饭(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不声不响 | 不说话,不出声。 | 
| 聋者之歌 | 聋者学人唱歌,却听不到歌声,无以自乐。形容模仿别人的行为,实际上并不了解其中真义。 | 
| 犬马恋主 | 喻臣下眷怀君上。 | 
| 拂袖而去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 | 
| 兵无常势 |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 
| 饮水思源 |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 多情善感 | 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 
| 归马放牛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 罄竹难书 |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 
| 铁树开花 |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铁树:也叫苏钱;常绿乔木;好多年才开一次花。 | 
| 秽德垢行 |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 
| 春光明媚 | 明媚:鲜艳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 取之不尽 |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 
| 驾轻就熟 | 驾:赶马车;轻:指轻便的车;就:到;熟:熟悉的道路。驾着轻便的车走熟悉的路。比喻办熟悉的事很容易。 | 
| 欢聚一堂 |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 
| 望尘靡及 | 见“望尘莫及”。 | 
| 面授机宜 | 面:当面;授:教;传授;机宜:适应时机的对策、办法。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 | 
| 妖魔鬼怪 | 迷信的传说中危害人类的妖精和魔鬼。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东西或人。 | 
| 横拖倒扯 | 犹横拖倒拽。 | 
| 今夕何夕 | 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赞叹语。谓此是良辰。 | 
| 惊心悼胆 | 悼:战栗。形容恐惧到极点。 | 
| 大起大落 |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 | 
| 母夜叉 | 比喻凶悍的妇女。 | 
| 翼翼飞鸾 | 指飞翔的样子。 | 
| 息兵罢战 | 兵:打仗。停止或结束战争。 | 
| 为所欲为 | 做想要做的事。形容任意而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为: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