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én

举人


拼音jǔ rén
注音ㄐㄨˇ ㄖㄣˊ

繁体舉人
词性名词

举人

词语解释

举人[ jǔ rén ]

⒈  汉代取士人不用考试,令郡国的守相推荐到中央;明清两代称乡试考取的人。

a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引证解释

⒈  推举,选拔人才。亦指所举之人材。

《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
《后汉书·章帝纪》:“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甽亩,不繫阀閲。”

⒉  隋、唐、宋 三代,被地方推举而赴京都应科举考试者。

唐 白居易 《早送举人入试》诗:“夙驾送举人,东方犹未明。”

⒊  明 清 两代称乡试录取者。

《儒林外史》第二回:“那 王举人 也不谦让,从人摆了一条凳子,就在上首坐了。”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姓》:“在 石门湾 里,姓 丰 的只有我们一家,而中举人的也只有我父亲一人。”

国语辞典

举人[ jǔ rén ]

⒈  把人抱举起来。

《山海经·西山经》:「有兽焉,其状马身而鸟翼,人面蛇尾,是好举人。」

⒉  举用人才。

《左传·文公三年》:「君子是以知秦穆公之为君也,举人之周也。」
《吕氏春秋·孝行览·遇合》:「凡举人之本,太上以志,其次以事,其次以功。」

⒊  汉代取士用人无考试之法,皆令郡国守相荐举,被荐举者称为「举人」。唐、宋时称可以应进士考试的人为「举人」;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

分字解释


※ "举人"的意思解释、举人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简耐特?拿破利塔诺,称前联邦圣地亚哥检举人艾伦?贝司为第一个“边境沙皇”。

2.起诉状,答辩状在法律程序中,分别由原告、被告或检举人和被检举人所做的连续的供述、辩解和反辩解。

3.如今,你得中举人,而读的东西却越来越低下,如村歌牧笛,粗俗得不堪入耳。

4.每当春秋此日,府县官吏、举人秀才、府学教谕,齐集大成殿祭孔,仪式隆重,庄严肃穆。

5.一百零八、郑华进门后,以学生礼拜见了刘举人,并诚恳地邀请他进入肃州政府任职,为百姓做些实事。

6.有的同学写孔乙己在冰天雪地的除夕之夜死在丁举人家的大门口,用对比的方式揭示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7., 如果中举了,可是张府自大明以来第一个举人,这等光宗耀祖的事情,可不能耽误。

8.而张扬也确实没有让人失望,十五岁风华正茂的年纪就中了举人,在长安城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