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ǎi

采取

拼音cǎi qǔ
注音ㄘㄞˇ ㄑㄨˇ

繁体採取
词性动词

词语解释

采取[ cǎi qǔ ]

⒈  采纳听取;选取实施;采摘;收取。

采取菱角。

adopt; employ; take;

引证解释

⒈  搜集选取;采用。

《汉书·刘向传》:“故採取《诗》《书》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则,及孽嬖乱亡者,序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
清 黄遵宪 《<人境庐诗草>自序》:“凡事名物名,切於今者,皆採取而假借之。”

⒉  采伐;采摘;开采。

《元典章·户部二·官吏》:“合用柴薪,斟酌周岁可用数目,於农隙时……差倩人力騐数採取。”
《水浒传》第九八回:“叶清 后被 鄔梨 差往 石室山 採取木石。”
清 朱仕琇 《重游灵应峰记》:“峰上古木万株,多产药卉,邨人採取之。”
1. 采集;收取。 《汉书·王莽传中》:“命县官酤酒,卖盐铁器,铸钱,诸采取名山大泽众物者税之。”
《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其日,降甘露於陵树,帝令百官采取以荐。”
《续资治通鉴·元仁宗延祐七年》:“开 燕南、山东 河泊之禁,听民采取。”

⒊  择取;选用。

汉 王充 《论衡·书解》:“能令其言可行,不能使人必采取之矣。”
唐 元稹 《<乐府古题>序》:“后之审乐者往往采取其词,度为歌曲。”
清 顾炎武 《桃叶歌》:“越州 女子颜如花,中官采取来天家。”

国语辞典

采取[ cǎi qǔ ]

⒈  选择取用。

《汉书·卷三六·刘向传》:「故采取诗书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则,及孽嬖乱亡者,序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
《水浒传·第九八回》:「叶清后被邬梨差往石室山采取木石。」

选取 采纳 采用

分字解释

※ "采取"的意思解释、采取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国学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李向阳采取围魏救赵的办法,三进山城,敌人被打得心惊肉跳,不得不撤回进攻根据地的部队。

2.在这场商战中,有的采取先声夺人,有的采用压价销售,有的用赠卖结合,有的是有奖销售,其促销方法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3.他是个炮筒子脾气,如果你采取柔能克刚的办法,一定能做通他的思想工作。

4.从上述事例中,说明企业家只有重视与积累市场信息,及时地、准确地分析与利用市场信息,确定市场中的“空”与“实”所在,采取“避实击虚”策略,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5.我认为,真正的罪魁祸首是那些只知赚钱,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工头。

6.正确处理客户投诉的原则:1、耐心倾听客户抱怨,坚决避免与其争辩;2、想方设法平息抱怨,消除怨气;3、要站在客户立场上将心比心;4、迅速采取行动,先处理情感再处理事件。

7.一定要让我们的人民,包括我们的孩子们知道,我们是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我们采取的各方面的政策,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为了将来实现共产主义。

8.三年困难时期实行鲜蛋派购,并采取以禽抵蛋政策,农户交售1000克家禽抵500克鲜蛋,同时给予粮食或食糖奖售。

9.防御军队应运用一切手段粉碎敌人的首次强攻,尽管采取迟滞的行动,力求国家命运免受危险,待敌人一部分兵力疲惫不堪、精疲力竭、或者由于要占领所侵占的省区,掩蔽要塞、防守驻地、保障作战线和补给站的安全等而形成分散时,再寻机与之决战。

10.我军根据印军第七旅布阵前重后轻、翼侧暴露、正面宽、纵深浅的特点和地形情况,采取了两翼开刀、迂回侧后、包围分割、各个歼灭的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