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àngchūn

放春


拼音fàng chūn
注音ㄈㄤˋ ㄔㄨㄣ

放春

词语解释

放春[ fàng chūn ]

⒈  谓春天花木萌发生长。旧时寒食节前的一种游春活动。

引证解释

⒈  谓春天花木萌发生长。

唐 杜甫 《留别公安太易沙门》诗:“沙村白雪仍含冻,江县红梅已放春。”
明 何景明 《冬至》诗:“簷前白日不觉晚,山下寒梅俱放春。”

⒉  旧时寒食节前的一种游春活动。

宋 周密 《武林旧事·放春》:“蒋苑使 有小圃,不满二亩,而花木匼匝,亭榭奇巧。春时悉以所有书画、玩器、冠花、器弄之物罗列满前,戏效关扑……且立标竿、射垛及鞦韆、梭门、鬭鷄、蹴踘诸戏事,以娱游客。衣冠士女至者,招邀杯酒,往往过禁烟乃已。”

国语辞典

放春[ fàng chūn ]

⒈  植物到了春天发芽开花。

唐·杜甫〈留别公安太易沙门〉诗:「沙村白雪仍含冻,江县红梅已放春。」

分字解释


※ "放春"的意思解释、放春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爆竹声中一岁除,让爆竹燃放春天生命的绽放,让爆竹噼啪夏天的热情和奔放,让爆竹鸣响秋天收获的喜悦,让爆竹升起冬天的幸福和安康,,除夕夜,点鞭炮,愿您新的一年四季平安,幸福。

2.一百零四、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3.春光照,撒播春的希望;春花俏,绽放春的快乐;春雨飘,洒落春的祝福;春天笑,兑现春的承诺。立春了,祝你幸运继续,快乐延续,牛市持续,精彩待续!

4.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