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í dà tǐ
注音ㄕˊ ㄉㄚˋ ㄊ一ˇ
繁体識大體
⒈ 懂得事情的要领或有关大局的道理。
⒈ 懂得事情的要领或有关大局的道理。
引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理既切至,辞亦通畅,可谓识大体矣。”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善扑营》:“其后 文远皋寧 任金吾时,以其贱卒不宜近上前,因奏罢之,人称其识大体云。”
闻一多 《演讲录·八年的回忆与感想》:“这年头愈是年轻的,愈能识大体,博学多能的中年人反而只会挑剔小节。”
⒈ 明白事理,能顾全大局。
例如:「他年纪虽轻,却能识大体,不恣意妄为。」
1.或许对于这些不识大体,整天劳作的渔民来说,真正能激起他们反抗的除了海神和肚子,其他的都不重要。
2.或许在县城管局看来,对方不看眼色,不懂规矩,不识大体,就必须给他点颜色看看。
3.小子,别不识大体,本王让你说你就说,否则我不介意让你选择马上死去。
4.竖子不识大体,别在我面前提他!
5.苗海!还不快快退下!方才邰豫柠下场比试,就已经出格,你如何也这般的不识大体!
6.不识大体的人会吃亏的。
7.乔治在追悼会上说笑话,大家都认为他太不识大体了。
8.沁贞暗恨沁心的不识大体,嘱咐林独了不要惊慌之后,赶紧御起身形向已经消失在夜色中的沁心追去。
9.性格决定命运啊,以后众叛亲离,遗臭万年,虽说冤了点,可是和他这不识大体的性格大概也有莫大的关系。
10.虽然刁蛮任性,但却佷识大体,对待长辈,彬彬有礼,不矜不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