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并
词语解释
吞并[ tūn bìng ]
⒈ 合并。
英merger;
⒉ 并吞;兼并。
例互相吞并。——[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英annex; take possission of;
引证解释
⒈ 见“吞并”。亦作“吞併”。并吞,兼并。
引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潧水》:“然地理参差,土无常域。随其强弱,自相吞并。”
唐 罗隐 《自贻》诗:“汉武 巡游虚轧轧, 秦皇 吞併谩驱驱。”
明 无名氏 《临潼斗宝》第一折:“目今 楚国 平公 即位,天下十八国诸侯,各相吞併。”
周恩来 《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草案的特点》:“这种做法显然不同于军阀制度的吞并排挤。”
国语辞典
吞并[ tūn bìng ]
⒈ 侵占别人的财物而归并为己有。
引唐·罗隐〈自贻〉诗:「汉武巡游虚轧轧,秦皇吞并谩驱驱。」
《三国演义·第一四回》:「此曹孟德恐我与吕布同谋伐之,故用此计,使我两人自相吞并,彼却于中取利。」
近吞噬 淹没
最近近义词查询:
柔美的近义词(róu měi)
发起的近义词(fā qǐ)
交流的近义词(jiāo liú)
等待的近义词(děng dài)
流露的近义词(liú lù)
随便的近义词(suí biàn)
红军的近义词(hóng jūn)
亲密的近义词(qīn mì)
声援的近义词(shēng yuán)
创作的近义词(chuàng zuò)
不可思议的近义词(bù kě sī yì)
美味的近义词(měi wèi)
泥土的近义词(ní tǔ)
普通的近义词(pǔ tōng)
可有可无的近义词(kě yǒu kě wú)
地理的近义词(dì lǐ)
不但的近义词(bù dàn)
调理的近义词(tiáo lǐ)
指正的近义词(zhǐ zhèng)
慢吞吞的近义词(màn tūn tūn)
床上安床的近义词(chuáng shàng ān chuáng)
主持的近义词(zhǔ chí)
性命的近义词(xìng mìng)
尽是的近义词(jìn shì)
昏暗的近义词(hūn àn)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
相关成语
- yuán nián元年
- yù shí玉石
- hé yíng合营
- móu wú yí cè谋无遗策
- yǐn yǐn隐隐
- pái háng排行
- dēng qiáng登墙
- zhèng xiàng正像
- ān tǔ lè yè安土乐业
- fēi fēi飞飞
- zì mìng自命
- hé měi和美
- tóu yūn mù xuàn头晕目眩
- hào yī号衣
- tǐ niàn体念
- zuì cǎo醉草
- jié cǎo chóng结草虫
- qián miàn前面
- shǒu jī guān手机关
- jīn chāi shí èr金钗十二
- yǒu jī bō li有机玻璃
- guì xiāng piāo桂香飘
- píng shí平时
- pū píng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