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陪祀先师于太学
						[明代]:刘大夏
						
						
						
						
							 吾道乾坤大,神功宇宙长。六经垂宪典,百世乐虞唐。
圣主崇殷礼,春丁启旧章。制从天上下,诚在币先将。
斗柄回霄汉,黉宫列冕裳。炉烟环殿袅,庭燎烛天煌。
飒沓韶钧奏,清芬黍稷芳。舞容辉俎豆,歌吹杂笙簧。
肃肃神如在,颙颙气若藏。致恭三献爵,饮福再升堂。
遥听青衿赞,稀闻玉佩锵。松阴移晓月,人影散寒霜。
回首看车马,徐徐过庙墙。
  
							
							 吾道乾坤大,神功宇宙長。六經垂憲典,百世樂虞唐。
聖主崇殷禮,春丁啟舊章。制從天上下,誠在币先将。
鬥柄回霄漢,黉宮列冕裳。爐煙環殿袅,庭燎燭天煌。
飒沓韶鈞奏,清芬黍稷芳。舞容輝俎豆,歌吹雜笙簧。
肅肅神如在,颙颙氣若藏。緻恭三獻爵,飲福再升堂。
遙聽青衿贊,稀聞玉佩锵。松陰移曉月,人影散寒霜。
回首看車馬,徐徐過廟牆。
 							 
						 
						
													
					 
					
				 
																
				
				
					
					唐代·刘大夏的简介
					
					 
				 刘大夏(1436年—1516年),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明代名臣、诗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升任兵部尚书。刘大夏深受明孝宗宠遇,辅佐孝宗实现“弘治中兴”,与王恕、马文升合称“弘治三君子”,又与李东阳、杨一清被称为“楚地三杰”。明武宗即位后,刘大夏屡疏请辞,以太子太保衔归乡。刘瑾专权时,被罚戍肃州。正德五年(1511年),遇赦返乡,旋即复官致仕。正德十一年(1516年),刘大夏去世,年八十一。追赠太保,谥号“忠宣”。刘大夏能诗,有《东山诗集》、《刘忠宣公集》等传世。 
				
刘大夏共有诗(32篇)				
				 
				
				
					
					
						清代:
						朱庸斋
					
					
					
					
						 绿阴台榭,是东皇前地。百折离心付流水。廿四番风讯,总付闲过,浑未减、几点看花清泪。
梦华千万态,成碧看朱,槛外芳菲更何世。故国后归人,老尽光阴,怕明日、欢盟顿委。
 
						  綠陰台榭,是東皇前地。百折離心付流水。廿四番風訊,總付閑過,渾未減、幾點看花清淚。
夢華千萬态,成碧看朱,檻外芳菲更何世。故國後歸人,老盡光陰,怕明日、歡盟頓委。
 
					 
									 
				
					
					
						两汉:
						佚名
					
					
					
					
						 鼎湖龙远,九祭毕嘉觞。遥望白云乡。箫笳凄咽离天阙,千仗俨成行。圣神昭穆盛重光。宝室万年藏。皇心追慕思无极,孝飨奉烝尝。
  
						  鼎湖龍遠,九祭畢嘉觞。遙望白雲鄉。箫笳凄咽離天阙,千仗俨成行。聖神昭穆盛重光。寶室萬年藏。皇心追慕思無極,孝飨奉烝嘗。
  
					 
									 
				
					
					
						宋代:
						程颢
					
					
					
					
						 晓日都门飐旆旌,晚风铙吹入三城。知公再为苍生起,不是寻常刺史行。
  
						  曉日都門飐旆旌,晚風铙吹入三城。知公再為蒼生起,不是尋常刺史行。
  
					 
									 
				
					
					
						宋代:
						董嗣杲
					
					
					
					
						 叠叠苍峦别是天,往来即是地行仙。
拨云峰底落红雨,冷翠谷中浮紫烟。
 
						  疊疊蒼巒别是天,往來即是地行仙。
撥雲峰底落紅雨,冷翠谷中浮紫煙。
 
					 
									 
				
					
					
						宋代:
						释居简
					
					
					
					
						 教欲明南国,无如小召公。埙篪后先奏,鲁卫古今同。
特操银潢远,清班玉笋空。洛阳潮雪外,脚脚是华风。
 
						  教欲明南國,無如小召公。埙篪後先奏,魯衛古今同。
特操銀潢遠,清班玉筍空。洛陽潮雪外,腳腳是華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