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三:再三;表示多次;思:考虑;行:行动。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指做事慎重。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例子宋 辛弃疾《哨遍》词:“嗟鱼欲事远游时,请三思而行可矣。”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sī ér xíng
注音ㄙㄢ ㄙ ㄦˊ ㄒ一ㄥˊ
正音“而”,不能读作“ěr”;“行”,不能读作“háng”。
感情三思而行是褒义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辨形“而”,不能写作“尔”。
辨析三思而行和“深思熟虑”都有“反复地深入考虑”的意思。但三思而行重在反复考虑成熟后再去做;既有考虑的意思;也有做的意思;而“深思熟虑”重在考虑的深入和成熟;不包括做的意思。
谜语辞别姑母武则天
近义词深思熟虑、郑重其事
反义词不假思索、轻举妄动
英语Look before you leap.
俄语во всяком деле нáдо трижды подумать
日语三思(さんし)の上(うえ)実行する
德语erst wǎgen,dann wagen(erst denken,dann handeln)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学无止境(意思解释)
 - 缝衣浅带(意思解释)
 - 谨小慎微(意思解释)
 -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意思解释)
 - 瓮中之鳖(意思解释)
 - 用智铺谋(意思解释)
 - 火树银花(意思解释)
 - 顺口溜(意思解释)
 - 死要面子(意思解释)
 - 形影相顾(意思解释)
 - 箪瓢屡空(意思解释)
 - 恶衣恶食(意思解释)
 - 举善荐贤(意思解释)
 - 花拳绣腿(意思解释)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释)
 - 行不顾言(意思解释)
 - 粗制滥造(意思解释)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意思解释)
 - 死对头(意思解释)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释)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释)
 - 羊质虎皮(意思解释)
 - 立地书橱(意思解释)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释)
 - 绵里藏针(意思解释)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释)
 - 乐以忘忧(意思解释)
 - 细水长流(意思解释)
 - 闭门读书(意思解释)
 - 面如土色(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亭亭玉立 | 形容身材硕长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丽的花木。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玉立:比喻身材高而美丽。 | 
| 妇人醇酒 | 谓沉湎于酒色。语本《史记·魏公子列传》:“秦数使反闲……公子(无忌)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者四岁,竟病酒卒。” | 
| 如履薄冰 | 好像踩着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 
| 清清楚楚 | 清晰明白有条理。 | 
| 长夜之饮 | 指通宵宴饮。 | 
| 志满意得 | 志向实现,心满意足。 | 
| 斗唇合舌 | 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 
| 陈言务去 | 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 | 
| 主忧臣劳 | 忧:忧患。君主有了忧患,臣下就要为他效力。 | 
| 珠宫贝阙 |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 
| 同心合力 |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 万无一失 |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 
| 半吊子 |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 
| 路无拾遗 | 见“路不拾遗”。 | 
| 性急口快 | 性子急,有话就说。 | 
| 救经引足 | 经:自缢,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 | 
| 谠言直声 |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 
| 乳臭未干 |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 
| 款学寡闻 | 形容学问浅、见识少。 | 
| 众建贤才 | 建:建树;贤才:优秀的人才。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 | 
| 胜友如云 | 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 
| 刻不容缓 |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 
| 受益匪浅 | 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 | 
| 胆大心小 |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 
| 形影相随 |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 
| 过门不入 |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 
| 骄傲自满 | 自高自大;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