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缚焚榇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解开降者的捆绑,烧悼降者带来的棺材。是使降者安心的一种表示。
出处语出《左传 昭公四年》:“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璧,焚其榇。”
例子苌至姑臧,天锡乘素车白马,面缚舆榇,降于军门,苌释缚焚榇,送之于长安。《晋书·苻坚载记上》
基础信息
拼音shì fù fén chèn
注音ㄕˋ ㄈㄨˋ ㄈㄣˊ ㄔㄣˋ
繁体釋縛焚櫬
感情释缚焚榇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恨铁不成钢(意思解释)
- 老实巴交(意思解释)
- 五花大绑(意思解释)
- 满腹经纶(意思解释)
- 长江后浪推前浪(意思解释)
- 牛口之下(意思解释)
- 仰屋著书(意思解释)
- 兵荒马乱(意思解释)
- 云天雾地(意思解释)
- 绊脚石(意思解释)
- 鸿儒硕学(意思解释)
- 黄雀衔环(意思解释)
- 之子于归(意思解释)
- 共为唇齿(意思解释)
- 古往今来(意思解释)
- 地大物博(意思解释)
- 扪心自问(意思解释)
- 鲜血淋漓(意思解释)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释)
- 袅袅婷婷(意思解释)
- 切树倒根(意思解释)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释)
- 耳聪目明(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聪明伶俐(意思解释)
- 横拖倒扯(意思解释)
- 今夕何夕(意思解释)
- 迷迷糊糊(意思解释)
- 强颜欢笑(意思解释)
- 入文出武(意思解释)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悬而未决 | 一直拖在那里,没有得到解决。 | 
| 多才多艺 |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 
| 价值连城 | 价:价格;连城:连成一片的好多城池。形容物品很珍贵;价值很高。 | 
| 将计就计 | 利用对方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施计。 | 
| 晕头转向 | 晕:头脑发昏;转向:辨不清方向。形容头脑昏乱辨不清方向。 | 
| 严刑峻法 | 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 
| 雪兆丰年 | 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 
| 暮史朝经 | 经:指儒家经典。晚上读史书,早晨读经书。形容勤奋好学。 | 
| 珠宫贝阙 |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 
| 玉卮无当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当:底。玉杯没有底。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 | 
| 倒悬之危 |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 
| 下临无地 |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 
| 归十归一 | 谓有条有理。 | 
| 风和日丽 | 和:柔合;温和。轻风柔和;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和。 | 
| 粗制滥造 | 粗:粗糙;滥:过多而不加以节制。原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现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讲求质量。 | 
| 罪上加罪 | 指罪恶更为严重。 | 
| 进谗害贤 |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 
| 匡谬正俗 |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 
| 共商国是 |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 平心而论 | 论:说。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 | 
| 一鼓作气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 叫苦连天 |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 无影无踪 | 踪:踪迹。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 引领翘首 | 引领:伸长脖子;翘首:抬头。伸长脖子,抬着头。非常盼望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