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始作俑者始作俑者的意思
shǐzuòyǒngzhě

始作俑者



始作俑者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例子北镇抚司狱廷杖立枷诸制,此秦法所未有,始作俑者,罪可胜道哉!(清 张潮《虞初新志 姜贞毅先生传》)


基础信息

拼音shǐ zuò yǒng zhě

注音ㄕˇ ㄗㄨㄛˋ ㄩㄥˇ ㄓㄜˇ

感情始作俑者是贬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比喻首先做坏事的人。

谜语

近义词罪魁祸首

英语be who first introduced the practice of burying wooden image with dead(initiator of evil)

俄语первый зачинщик

日语悪い気風(きふう)をひらいた者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始作俑者的意思解释、始作俑者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冠履倒置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薪贵于桂 薪:柴草;桂:桂木。形容物价飞涨。
上气不接下气 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
青山绿水 泛称美好山河。
过五关,斩六将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用心良苦 费劲心血
同室操戈 自家人动刀枪。泛指内部相争。操:拿;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安于现状 安: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现状:目前的状况。习惯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
兵无常势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头面人物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慌里慌张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
目不转睛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学而不厌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一哄而起 喧闹;起哄。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
色中饿鬼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气象万千 气象:景象;万千:泛指极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败俗伤风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绊脚石 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经纬天地 经:丝织品的直线;纬:丝织品的横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
孝子贤孙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秽德垢行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安闲自得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凤协鸾和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充耳不闻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惴惴不安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老牛舐犊 舐:舔;犊:小牛。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昏聩无能 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