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ùshí

漱石


拼音shù shí
注音ㄕㄨˋ ㄕˊ

漱石

词语解释

漱石[ shù shí ]

⒈  亦作“潄石”。

⒉  冲刷岩石。

⒊  谓闲居;隐居。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潄石”。

⒉  冲刷岩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沁水》:“其水沿波潄石,漰涧八丈,环涛轂转,西南流入於 沁水。”

⒊  谓闲居;隐居。参见“漱石枕流”。

明 徐霖 《绣襦记·却婚受仆》:“枕流漱石乐閒居。无梦到彤闈。”
清 顾炎武 《复迟明府书》:“自从壮岁,便絶意于乘轩,况此暮年,益耽情于潄石。”

分字解释


※ "漱石"的意思解释、漱石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 这个骄横不可一世的侵略军头目,以为铁壁合围,一定漱石枕流、稳操左券,却没有想到他的如意算盘完全落空了。

2.发挥才智,则锋芒毕露;凭借感情,则流于世俗;坚持己见,则多方掣肘。总之,人世难居。夏目漱石

3.虽则阅尽春秋,白首呻吟之徒,当他回顾一生,顺次点检盛衰荣枯之经历的时候,也会从那老朽的躯体里发出一线微光,产生一种感兴,促使他忘情的拍手欢呼。倘若不能产生这样的感兴,那他就是没有生存价值的人。夏目漱石

4.不可救药的人总是很少的,比如陈独秀、张国焘、高岗、饶漱石,还有陈光、戴季英。

5.为保全部队,叶挺根据*共中央东南局副*记饶漱石的意见,致书上官云相,指责其“背信弃义”,表示愿往上官总部协商。

6.但在1947年,他却遭到了饶漱石、康生的错误批判,蒙受不白之冤长达39年,直到1986年3月,在去世前不久,才得到平反昭雪。

7.我感到人这东西真是脆弱,生下来便带有无可奈何的脆弱,不堪一击。夏目漱石

8.湖边皑皑白雪,一袭白衣的女子静立于湖边,敛眉横笛,笛声清越婉转,哀而不伤,尤其在这天湖雪上,群峰围绕下听来,如清泉漱石,哓风朝露,有出尘乘风,飘飘欲仙之感。

9.经历过多个重要岗位历练,又在反对高岗、饶漱石阴谋分裂党、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重大斗争中作出过重要贡献。

10.普天之下,哪怕有一个也好,必须寻找出能俘获自己这颗心的伟大的东西,美丽的东西,或是慈祥的东西.夏目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