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guó

民国


拼音mín guó
注音ㄇ一ㄣˊ ㄍㄨㄛˊ

繁体民國
词性名词

民国

词语解释

民国[ mín guó ]

⒈  指中华民国,从1912年起, 到1949年止。

民国肇造。——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the Repbulic of China (1912-1949);

引证解释

⒈  民主国家。亦相对于君主国而言。

孙中山 《民权初步自序》:“何为民国……民之所有,民之所治,民之所享,此之谓民国也。”
章炳麟 《<民报>纪念会祝词》:“俾我四百兆昆弟同心戮力以厎虏酋 爱新觉罗氏 之命。埽除腥羶,建立民国,家给人寿,四裔来享。”

国语辞典

民国[ mín guó ]

⒈  实行民主政治的国家。

如:「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⒉  中华民国记载年代的方法。以中华民国创建之年为纪元开始,此年为西元一九一二年。

分字解释


※ "民国"的意思解释、民国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据1924年8月5日广州民国日报报道市内莲花井李邱氏,有女玉珍,年华双十,貌艳如花,且性情和蔼,善迎人意,故氏爱若掌珠。

2.研究教科书上看不到的民国,无论对于还原历史真相,还是对于“钱学森之问”,都不无裨益。

3.近日,一座新的紫铜雕像在保定市军校广场中央区域拔地而起,铜像以保定陆军学院先辈为原型,展现了民国时期古城将领英武雄烈的风采。

4.倘能按部就班,以渐而进,由幼稚而强壮,民权发达,则纯粹之民国可指日而待也。

5.一身民国范,儒雅风流,站在一群穿着校服的学生中,实在太突出了,当真有鹤立鸡群之感。

6.虽不是一本正经的“文学史”,大致也可以算作一本有点有面的“民国文学史略”。

7.届时,一处规模庞大、鳞次栉比的明清至民国的古建筑群落将重现在户部山上。

8.这些都使得民国时期侨校蕴含着许多现代性因素,亦是该时期闽南侨办学校蓬勃发展,并取得良好办学效果的重要原因。

9.研究教科书上看不到的民国,无论对于还原历史真相,还是对于“钱学森之问”,都不无裨益。

10.这个时候,我会庆幸自己住的楼下还有一片这样的风景,幽深的小巷里,几十排青砖黑瓦的老房子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弥漫着民国的韵致,祖先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