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ǔzhāng

主张


拼音zhǔ zhāng
注音ㄓㄨˇ ㄓㄤ

繁体主張
词性名词 动词

主张

词语解释

主张[ zhǔ zhāng ]

⒈  提倡;扶持;对某种行动提出见解。

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advocate; maintain; stand for;

⒉  见解。

这是我们的一贯主张。
两种主张都有道理。

view; stand; proposition; position; opinion;

⒊  主宰;作主。

dominate; decide; take up the responsibility for making a decision;

引证解释

⒈  主宰;作主。

《庄子·天运》:“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於所乎?孰主张是?孰维纲是?”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九:“我非天王,南岳神也,主张此地,汝何相侮?”
《红楼梦》第三二回:“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

⒉  见解;主意。

唐 韩愈 《送穷文》:“各有主张,私立名字。”
《水浒传》第六四回:“寨中头领主张不定,请兄长军师早早收兵回来,且解山寨之难。”
清 李渔 《玉搔头·讯玉》:“母亲不要多虑,孩儿自有主张。”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五:“这些不消说都是他的主张。”

⒊  提倡,扶持。

宋 欧阳修 《跋李翰林昌武书》:“嚮时 苏 梅 二子,以天下两穷人主张斯道,一时士人倾想其风采,奔走不暇。”
《宋史·隐逸传·徐中行》:“富贵易得,名节难守。愿安时处顺,主张世道。”
鲁迅 《二心集·夏娃日记>小引》:“美国 已成了产业主义的社会,个性都得铸在一个模子里,不再能主张自我了。”

⒋  引申为接济。

明 高明 《琵琶记·义仓赈济》:“望相公可怜见,主张些粮米,与奴家救济公婆之命。”

⒌  筹办。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散序》:“其有 何士参 者,为之酋帅,尤善主张筵席。凡今年纔过关宴, 士参 已备来年游宴之费,繇是四海之内,水陆之珍,靡不毕备。”

⒍  犹支撑。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却又不知 李 参军如何便这般惊恐,连身子多主张不住,只是个颤抖抖的。”
《三国演义》第三二回:“张辽 乘势掩杀, 袁尚 不能主张,急急引军奔回 冀州。”

国语辞典

主张[ zhǔ zhāng ]

⒈  对事物所抱持的意见。

唐·韩愈〈送穷文〉:「各有主张,私立名字。」

⒉  做主、决定。

《西游记·第一四回》:「舍身拚命归西去,莫倚旁人自主张。」
《红楼梦·第七九回》:「儿女之事自有天意前因;况且是他亲父主张,何必出头多事。」

⒊  把持。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〇》:「却又不知李参军如何便这般惊恐,连身子多主张不住,只是颤抖抖的。」

⒋  主宰。

《庄子·天运》:「孰主张是?孰纲维是?」

分字解释


※ "主张"的意思解释、主张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第三,虽然国内学界承认科学理论和知识并非价值中立者不乏其人,但是明确地主张科学知识和理论也有负面作用者却并不多见,而前者其实逻辑上就蕴涵着后者。

2.西方采取的是强硬的手段,要“征服自然”,而东方则主张采用和平友好的手段,也就是天人合一。要先于自然做朋友,然后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

3.我们主张和邻国和睦相处,友好往来。

4.考察其代表人物戴震、阮元各自的学术主张与学术实践,比较二者的同异之处,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汉学治学宗旨的科学性与局限性。

5.数学家毫不顾及声明或猜想,他们仅仅根据定义和公理,并用论证和推理来演绎每一件事。事实上,现在把那些仅由猜想或假说建立起来的理论称之为科学事不正确的,因为猜想往往求助于某种见解或主张,因而他不能由此而产生知识。

6.一份2004年关于新无线科技对健康和环境影响的欧洲议会报告主张"警惕原则",即:在所有的不利影响没有弄清楚之前,一切按兵不动。

7.这种“半糖主义”渐渐成为羊城白领阶层的婚姻生活新主张。

8.提出这样的主张,也不是我个人的标新立异,是几个人经过一番讨论商议的。学而得智,得智,方能触类旁通,革故鼎新,鼎新,方能标新立异。

9.男儿自古当自强,匹夫有志济四方,博古论今旷视野,策马催鞭闯湖江。扬帆起航博激浪,潮起日落有主张,风口浪尖走泥丸,蹉跎岁月降吉祥。祝你幸福快乐日子长,事业成功铸辉煌!

10., 沈从文说过,女人是天使和魔鬼合作的产物,甚至胡适先生谈佛的戒色,主张见到美女就立即想""她老了的形象,想她死后的一副骷髅,这岂不暴露了美女仍对他们有着强大的诱惑,只是无可奈何地逃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