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观的简介
					
									 李观(公元766--794年)字元宾,先为陇西人,后家江东。生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卒于德宗贞元十年,年二十九岁。(新唐书本传不载卒于何年。此据韩愈撰墓志及直斋书录解题)年二十四,举进士后三年,为贞元八年(公元792年)与韩愈同登第。明年,试博学宏辞,观中其科,而愈不在选。官太子校书郎。又一年,病卒。唐末陆希声辑其文为《李观文集》(后人或题《李元宾文集》)三卷,宋初赵昂另辑《后集》二卷,今皆存。观为文不袭沿前人,独辟蹊径,时谓与韩愈相上下。及观早夭,而愈后文益功。韩愈称其“才高于当世,而行出于古人”(《李元宾墓铭》)。 
				
李观共有诗(9篇)				
				 
				
				
					
					
						近现代:
						杨圻
					
					
					
					
						 宫门口,流水杂松风。楼殿无人丹桂落,五更风里景阳钟。
秋月满离宫。
 
						  宮門口,流水雜松風。樓殿無人丹桂落,五更風裡景陽鐘。
秋月滿離宮。
 
					 
									 
				
					
					
						明代:
						陆粲
					
					
					
					
						 分司冠动神羊影,江渚舟冲白鹭群。见说武昌风日好,楚王宫殿蔼晴云。
  
						  分司冠動神羊影,江渚舟沖白鹭群。見說武昌風日好,楚王宮殿藹晴雲。
  
					 
									 
				
					
					
						宋代:
						释宝昙
					
					
					
					
						 故山馀地亦嶙峋,中有掖垣梧十寻。
自是万金医国少,人皆三事望公深。
 
						  故山馀地亦嶙峋,中有掖垣梧十尋。
自是萬金醫國少,人皆三事望公深。
 
					 
									 
				
					
					
						明代:
						徐熥
					
					
					
					
						 执手向城隅,送君归鲤湖。风涛危渡峡,雨雪倦登途。
遣日携书卷,消寒问酒垆。不须嗟伏枥,千里待名驹。
 
						  執手向城隅,送君歸鯉湖。風濤危渡峽,雨雪倦登途。
遣日攜書卷,消寒問酒垆。不須嗟伏枥,千裡待名駒。
 
					 
									 
				
					
					
						清代:
						金居敬
					
					
					
					
						 人静黄昏后,扁舟泊石牛。乱虫喧入夜,孤月自明秋。
酒送乡心远,诗分客路忧。姮娥流素影,伴我住滩头。
 
						  人靜黃昏後,扁舟泊石牛。亂蟲喧入夜,孤月自明秋。
酒送鄉心遠,詩分客路憂。姮娥流素影,伴我住灘頭。
 
					 
									 
				
					
					
						:
						向雪湖
					
					
					
					
						 曈曨晓日上帘旌,又听林鸠逐妇声。
可笑天公无定向,只随汝辈作阴晴。
 
						  曈曨曉日上簾旌,又聽林鸠逐婦聲。
可笑天公無定向,隻随汝輩作陰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