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其四
						[明代]:李攀龙
						
						
						
						
							 十五漳河女,出身邯郸庭。丝竹妙一世,纤手何泠泠。
清商有馀悲,慷慨为新声。中曲若无人,含意已独明。
知音难再遇,红妆日夜零。奋响发浮云,摧耳不能听。
  
							
							 十五漳河女,出身邯鄲庭。絲竹妙一世,纖手何泠泠。
清商有馀悲,慷慨為新聲。中曲若無人,含意已獨明。
知音難再遇,紅妝日夜零。奮響發浮雲,摧耳不能聽。
 							 
						 
						
													
					 
					
				 
																
				
				
					
					唐代·李攀龙的简介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共有诗(882篇)				
				 
				
				
					
					
						明代:
						郭之奇
					
					
					
					
						 结绳时远,众口喁噞。载声于腕,墨深管铦。陷文不顾,甘谀乐疢,讳疾忘砭。
谁能响迩,或恐扬燖。宜彼金人,铭背三缄。
 
						  結繩時遠,衆口喁噞。載聲于腕,墨深管铦。陷文不顧,甘谀樂疢,諱疾忘砭。
誰能響迩,或恐揚燖。宜彼金人,銘背三緘。
 
					 
									 
				
					
					
						:
						金幼孜
					
					
					
					
						 养就丹砂雪作团,终朝俛啄近琅玕。三山碧海休归去,好向瑶池弄羽翰。
  
						  養就丹砂雪作團,終朝俛啄近琅玕。三山碧海休歸去,好向瑤池弄羽翰。
  
					 
									 
				
					
					
						宋代:
						释绍昙
					
					
					
					
						 美如西子离金阙,娇似杨妃倚玉楼。
犹把琵琶半遮面,不令人见转风流。
 
						  美如西子離金阙,嬌似楊妃倚玉樓。
猶把琵琶半遮面,不令人見轉風流。
 
					 
									 
				
					
					
						宋代:
						周文璞
					
					
					
					
						 伏事三茅过一生,痴心不望羽车迎。
旧时手种黄龙子,今解升云入太清。
 
						  伏事三茅過一生,癡心不望羽車迎。
舊時手種黃龍子,今解升雲入太清。
 
					 
									 
				
				
					
					
						明代:
						方献夫
					
					
					
					
						 先生身外固无求,帝问何尝间隐幽。洛下当年遗盛事,乘传犹得赞谋猷。
  
						  先生身外固無求,帝問何嘗間隐幽。洛下當年遺盛事,乘傳猶得贊謀猷。